新媒体在高校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调研报告
2020/09/25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是一种具有去中心化、平民化、个性化、即时化、交互性和族群化特征的新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被称为“第五大媒体”,表现为QQ群、MSN群、博客、微博博客、论坛、微信等具体的形式。阳光媒体、红岩资本集团创始人吴征认为新媒体具有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等作用。
在新媒体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今天,据调查,即可了解到新媒体在青年人生活中的运用是最为广泛的。通过QQ、微信聊天,增进彼此的信息传递;构筑朋友圈、开通QQ空间、微博、人人等了解朋友的最新动态;陌陌、微信的结识新朋友的功能也体现了新媒体的强大涉及面和辐射度。因此,新媒体时代的日益成熟,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都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体验。但在内容上,新媒体更易出现不实、不详、谣传、媚俗的毛病,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新媒体在生活中的涉及范围广,企、事业单位的办公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运用和发展。本文主要是根据新媒体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进行问卷调查而进行的调查报告分析。具体的调查实施方案如下:
调查时间:2017年3月
调查地点:西北师范大学
调查对象:西北师范大学本科生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方法
调 查 人:王瑞
调查分工:王瑞 问卷设计
张杰 问卷统计
高莹 问卷分析
此次问卷调查中,以“新媒体在高校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调查问卷”为题对西北师范大学的本科生进行随机的调查,发放问卷500份,共收回问卷471份,其中有效问卷460份。通过对结果进行统计,并对调查问题进行如下分析:
1.被调查人群主要是西北师范大学的本科生,基于该校的学科设置、文科偏向性与学生专业分布情况,此次随机问卷调查中的女生占到了绝大部分的比例,为71.7%,男生只是占有28.3%。虽然被调查男生几乎只有女生的1/3,但是在新媒体技术的使用上几乎不具有性别差异性,因此,该随机的问卷调查人群是符合标准的。
2.在被随机调查的学生人群中,大学一年级学生和二年级学生分别占到了46.3%、44.3%,即调查对象针对的多为1993至1995年出生的“90后”人群,该人群具有大胆创新、充满年轻活力的年龄特点,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将新生代的事物融入自己的生活中。他们正是新媒体在高校中运用的最重要的群体。因此通过对于大一、大二学生的调查,为“新媒体在高校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可以有较为准确的认识。大学三年级的被调查学生占到了剩下的9.4%,该问卷没有对在校研究生进行调查。
3.在问到获取学校/院相关工作、活动的途径时,多数学生(69.1%)通过学生干部通知得到消息,其次是经过学校转告(29.8%)或是校园主干道旁边的展板、横幅(27.4%)了解,还有一小部分同学是从班主任、辅导员的直接通知(23.8%)中获得信息的。然而对于微博、微信、木铎青梅(西北师范大学传媒中心开发的手机APP软件)等新媒体(18.9%)以及校园网上的网页通知(15%),很少同学有过关注。从这样的调查结果中就可以看出新媒体虽然已经在高校学生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高校在信息传达、活动宣传方面的新技术运用却未得到学生的广泛认可,抑或是因为高校在新媒体已经运行的方面未能进行有效的宣传而导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4.在一些新媒体技术已经成熟运用的软件中(QQ、飞信、微博、微信、人人、陌陌、木铎青梅等),绝大部分高校学生对于QQ、微信、微博的使用十分普遍,近80%的学生对这三种新媒体表示十分熟悉并在时时使用中。飞信是中国移动公司在2007年5月推出的一款综合通信服务,经过发展完善,现已即融合语音、GPRS、短信等多种通信方式,但由于最初移动公司的好友限制使得只有具有中国移动业务的人才能够使用,也许这便成为仅有60.0%的学生在使用中的原因。人人和陌陌的使用频率体现的更低一些,分别为30.7%与13.7%。但仅有5.0%的学生使用“木铎青梅”这一新媒体平台进行信息交流与使用。在问卷中未涉及而以开放性形式要求学生进行填充的,有以下几种:博客、facebook、MSN等。通过如上数据就可以发现,高校学生对于新媒体的使用不陌生,甚至对于某些特定的新媒体十分熟悉与喜爱。可见高校在进行学生工作的同时,发展、运用新媒体技术是可行的,预期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回应。但是针对西北师范大学设立的“木铎青梅”这一新媒体共平台却很少得以运用,值得高校对自身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宣传的方式与内容的新颖适时性等方面进行反思,并对其发展完善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上一篇:西北农林类高校研究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