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北农田节水灌溉刍议
2021/01/13最近,习总书记就国家水安全问题发表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地分析了国家水安全的严峻形势,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其中节水放在治水思路的第一位。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十分短缺,农村经济又相对薄弱,粗放型的农田灌溉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我国新型农业化的要求,搞好农田节水灌溉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我国西北地区灌溉现状进行分析,对如何开展节水灌溉进行探讨。
1 西北地区水资源特征及灌溉现状
1.1 地形复杂、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我国西北地区地形以高原、盆地和山地为主,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再加上高原、山地地形较高对湿润气流的阻挡,导致本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西部地区除了东南部少数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其他的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寒气候,冬季严寒而干燥,夏季高温,其中吐鲁番盆地为全国夏季最热的地区。由于气候干旱,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很大,降水稀少、干旱是本区的主要自然特征(分别为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干旱、高寒气候),复杂特殊的地理条件也造成该地区年降水量呈现自东向西呈递减趋势。从东部的400 mm左右,往西减少到200 mm,甚至50 mm以下。
1.2 粗放型灌溉普遍
我国西北地区属水资源供需矛盾最为突出、水资源短缺问题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而农田灌溉用水是西北地区主要用水,所占比重较大。虽然国家在西北地区大力推广滴灌、微喷灌等节水技术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农村节水灌溉管理水平还较低,节水技术在西北广大灌区推广缓慢,喷灌和微喷灌面积还很小,加之农民的专业知识、节水意识、水价、财力等多种原因造成我国西北地区粗放型灌溉还很普遍,我国目前灌溉水利用系数只有0.4左右,田间水利用系数只有0.6~0.7[1],输水渗漏、流失严重,从而造成很大水资源浪费,因此除了继续加强水利投入之外,还要提高农民的节水灌溉意识,引导农民逐步由粗放型灌溉向节约型灌溉转变。
2 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技术
我国的灌溉技术跟以色列等这些节水灌溉强国相比较还有一定的差距,如以色列的“一补三防”功能的地埋式滴头技术、根部温控灌溉技术、雾化灌溉技术等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除此之外我们也要学习西方好的节水灌溉经验:例如美国西部和我国西北地区相似,都属于缺水区,但该地区是美国农业灌溉最集中的地区,也是美国粮食的主产区[2]。为提高农民灌溉水平,美国建立了从事农业节水灌溉的试验站,试验站分别建立节水灌溉示范区,并通过日常观测试验,从而逐步改良各种灌水技术、方法,并免费为周边农户提供各种信息、技术服务以及专题培训讲座,从而引导农民自觉地采用先进的灌水技术,提高灌溉水平。
当然我们在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灌溉技术和经验的同时也要根据自身的自然环境、水土条件、区域特点,财力等国情,找到一条适合我国西北地区农田节水灌溉的好经验、好技术、好方法。
3 根据农作物生长用水量的曲线分布,研究农作物不同阶段的需水量
生态环境需水量是指为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或维护生态环境质量不至于进一步下降时生态环境系统所需要的水量。生态需水量目前成为水科学领域较新和非常热门的研究领域[3],不同区域、气候条件下农作物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水分要求是不一样的,合理的生态环境需水量供给对农作物的节水增产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国内现阶段采取的手段是利用数据采集将不同来源进行充分整合的数据和基于天气预报信息进行估算的作物需水数据进行科学管理及时发布,对于我国节水农业有很强指导作用,除此之外利用FAO研发的CROPWAT系统,利用气象数据对作物需水量进行计算,帮用户制定灌溉措施。但这些措施都没有有效的考虑到时空的变异性,不能有效解决作物不同区域条件下不同生长阶段需水量的计算。
我国西北地区地形、气候都有区域的差别,不管采用何种灌溉信息监测取得不同农作物的需水量都要结合不同的区域、特定环境下农作物的生长规律进行需水量的科学计算,计算出不同区域、气候、条件下农作物的不同阶段生长用水量的曲线分布,才能正确科学的指导农民合理用水节水。
4 根据土壤特点及不同季节的雨水分配,合理指导农民节水、用水
4.1 根据土壤含水量的程度,确定是否要适时灌溉
上一篇:我国东北、西北地区谷物籽实及其加工副产品类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