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西部时尚中心陕西纺织业步入科技发展快车

2021/02/22

纺织业是陕西省的传统支柱产业。1989 年以前,陕西纺织工业总产值、实现利税、出口创汇分别约占全省的15%、20%和40%,是陕西省产值第一的行业,也是利税、创汇大户,在繁荣市场、出口创汇、解决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陕西国民经济和全国纺织工业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

经过70 年的发展,陕西纺织的产值已由1949 年的5343 万元,发展到2018 年的产值445 亿元、利润31.6 亿元。同时,从咸阳西北一棉走出的赵梦桃已成为全国纺织工人的典范,吴桂贤成为我国第一位女副总理;从陕棉八厂走出的张艺谋成为我国第五代导演中的领军人物。

全国纺织工人的典范赵梦桃。

西安、咸阳纺织城驰名全国

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在指导博士研究生。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有力政策和措施恢复和发展纺织工业,陕西纺织工业迎来发展契机。从1950 年开始筹建国营西北第一棉纺织厂开始,陕西重点发展棉纺织工业,短短几年时间,建设一个个大的棉纺织厂,先后有国营西北第一、二、三、四、五、六棉纺织厂和西安纺织厂建成投产,新增纱锭37.99 万枚,布机 台。白鹿塬下,依次排列有西北一印、西北三、四、五、六棉纺织厂,形成了驰名全国的“西安纺织城”。

从1958 年开始,陕西纺织工业在生产建设上,由过去主要发展棉纺织工业转为棉、毛、丝、针织、印染、纺织机械、纺织器材等多行业全面发展。在咸阳市原有国营西北第一棉纺织厂、国营西北第二棉纺织厂的基础上,又重点建设了国营西北第七棉纺织厂、陕西第一毛纺织厂、陕西第二印染厂、咸阳纺织机械厂和陕西纺织器材厂等,继西安纺织城后,咸阳市也成为我国重要的纺织工业基地。

1989 年时,陕西纺织工业总产值达到了33.12 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0.64%,占全国纺织工业总产值的2.43%;实现利税 万元,占全国纺织工业的3.22%;40 年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28.32 亿元,上缴利税94.36 亿元,为投资的3.33 倍。

20 世纪90 年代以后,陕西纺织工业遇到了困难,在全国纺织行业和全省工业中都是亏损大户。1997 年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将纺织作为国有企业三年改革脱困突破口的战略决策,为纺织工业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机遇。在当时的国家纺织工业局和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在陕西省委和省政府的领导下,通过“三年突破口”工作的实施,陕西纺织工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经济运行状况明显改善,基本摆脱了困境,三年共减亏5.72 亿元,减亏幅度为90%,尤其是陕西省直属企业,不仅全面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扭亏指标和企业脱困任务,而且还在2000 年上半年整体扭亏为盈,提前半年实现了三年脱困目标,全年实现利润2569 万元,超额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1000 万元的盈利任务。

高新功能性纺织服装看陕西

2009 年5 月,根据国务院《纺织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陕西省人民政府印发了《陕西省纺织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方案》,主要政策措施有:三年内免征纺织企业的城镇土地使用税;设立纺织工业专项基金,三年内每年安排资金额度不少于3000 万元,用于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等;保证纺织企业职工就业稳定,在社会保险费用的缴纳上给予缓缴或降低费率等优惠;协调解决纺织企业融资难问题。这些政策的基本落实,对于引导全行业优化调整和产业升级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陕西纺织经过“三年振兴规划”和“纺织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实施,通过退城入园,改革创新,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又取得了喜人的变化:

一是陕西省充分发挥产学研在纺织产业的推动作用,使全省在高新功能性纺织服装、科研和教育等方面形成了新的整体优势:以西安工程大学为首的纺织服装院校和陕西纺织科学研究院等科研单位,基础好、实力强,形成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领衔的一批教授、博士和高级工程师为骨干的科研队伍;中高档服装面料、各种高新功能性面料和装饰用、产业用纺织品不断推新,纺织面料和服装等最终产品出口比重大幅度提高,一个高新功能性纺织服装产业基地正在形成,能够满足民用、军用、工业等多种用途的需要,已成为我国纺织工业发展的新亮点。

二是一批大企业和优势企业形成。咸阳纺织集团、西安纺织集团、五环集团公司、宝鸡棉纺织集团、际华3513 实业已形成新的竞争力;陕西秦塬纺织、陕西大唐丰泰集团、陕西京泰化纤集团、陕西兴洲科技、宝鸡昌新布业、陕西锦华服装、陕西金翼服装、陕西美神服装等一批民营企业也步入发展快车道;羊老大服装、七只羊服装已成为中国驰名商标,榆林通海绒业也成为陕西省第一家新三板上市公司,长岭纺电成为全国最大的纺织电子仪器研发和生产基地。

上一篇:五环集团追赶超越抓机遇转型升级促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