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菜园儿童劳动教育的第一课程
2021/07/22素质教育离不开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应当成为当今教育的关注点。我国目前已经将劳动教育提升为国民教育体系中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并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引导学生崇尚和尊重劳动,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引导他们明白劳动能够创造美丽的道理。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仍然能够辛勤诚实并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时代广场上的“一米菜园”是一份大地的礼物,是儿童进行劳作体验的最初实践园,为儿童营造了一个走向审美化劳作的园艺生活场。
一、播下“经验学”:绿色撬动智慧,建设磁性课程
三年级的学生面对这“一米菜园”时,既兴奋又有些手足无措。所谓“一米菜园”就是一个长1.2 米、宽0.6 米的木箱。对于农田劳作,学生们的参与率几乎为零,在实践操作前的尝试种植显得尤为重要。学生趁着春光,走向田间地头,他们跟着爷爷奶奶亲自去集市上挑选种苗。在长辈们手把手地指导下,他们尝试栽种,从农具的使用到蔬菜种植方法的学习,个个有模有样的。他们不仅体验到劳动的乐趣,还学到了不少关于种植的学问。
有了这些初体验,学生到“一米菜园”里种植蔬菜就容易多了。为了种植活动能够有序地开展,并且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实践,全班分成十四个小组,在大家共同确定种植对象后,学生自己准备种苗和种子,每一组领选一种。在实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农作物栽培的技术要领以及注意事项,形成研究报告。这样他们很快就掌握了种子和种苗的种植方法是不一样的。这些布排全语言的劳动体验链为学生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建设了一个绿色的磁性课程。让他们在这些丰富多彩的环境下进行语言交流与实践操作,极大提高了他们学习农作物栽培的兴趣,他们在全方位的真实劳动实践中自我感知、加深体验、实现积累。
二、打开“阅读学”:劳动品味童年,生长土地伦理
陶行知先生在晓庄学校倡导“不会种菜,不算学生”,以“不会烧饭,不得毕业”为口号。的确,仅仅会阅读书本不算真正的学习,我们还应引导学生走进自然,阅读大地这本丰富的书籍。在当今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学生似乎缺少了一份劳动精神,他们的劳动已经成为一种被迫的状态。其实他们并不是懒惰,只是我们没有能够给他们创造必要的劳动空间。“一米菜园”实践园的构想给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在场的劳动实践,亲临劳动教育发生的实景中,实现了身心合一的劳动体验,从而形成热爱和崇尚劳动的积极态度,努力使自己的童年具有浓浓的劳动滋味。
不论我们做什么,充分的准备工作总是会带来丰厚的回报,它是整个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切准备就绪,学生们带着自信,带上笑容和他们的园艺小工具,手捧菜苗和种子,走向“一米菜园”。学生们通过测量确定好株距,然后开始合作实践,我挖坑你扶苗,你填土我浇水,劳动的号子在学校时代小广场的上空回响,这是一首劳动的赞歌。
劳动中的他们还学会了思考。在种植的过程中,学生们顺利完成种苗的移植,而种子的播种还是有讲究的。为了在“一米花田”里试验种子的出苗率,我们在二号花田中播种了土豆和花生。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先在花田里拉出一道道小槽,然后我们就开始在里面播种了,他们先拿着切成小块的土豆依次插在小槽里面,在大家齐心协力的合作中,土豆很快就种好了。对于学生们来说,要把小小的花生种下地,还是需要一份细致和耐心的。他们把花生三粒一堆一堆地放在小槽里面,学生们逐个尝试,其他学生就在旁边专注地看着学着,就这样他们每个人都亲自体验一回劳动的乐趣。然后他们给种子盖上细泥,再浇上水。在劳动中,我们“阅读”到不一样的儿童。劳动中的他们不再娇气,各小组成员之间能够默契友好的合作。遇到种植问题,他们主动探究解决的方法,小组间毫无保留地交流种植经验,他们俨然成了名副其实的小菜农。
三、投入“关心学”:情感助力成长,提高审美情操
劳动中的他们播下的不仅是种子,更播下了一片希望、一份牵挂。自从有了这些新伙伴,课间总有学生要到菜园边走一走,看一看,劳动让他们充满责任意识。面对“一米菜园”的特殊性,一个浇水的话题就可以引发学生的全情投入。浇水看似简单,实则有不少学问,浇水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植物的生长。他们走进乡野,走近农户,就“浇水”这个问题展开了充分的调查研究,在研究中他们发现了许多浇水的秘密,并做了重要的记录。他们还安排了值日表,大家轮流去浇水,他们和小苗们一起快乐成长,对植物的关心油然而生。
上一篇:园艺简史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