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乡族毛毡,曾以柔软舒适和经久耐用而享誉西

2021/05/11

原创:唐伊


毛纺织擀制技艺是一种特殊的织造工艺,它先将羊毛、骆驼毛等用热水浸湿,然后加以挤压,用棍棒碾轧和揉搓等方式使毛绒粘合在一起,形成名为“毡”的无纺织型毛织品。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就已有用棍棒碾轧制毡的工艺。周代史籍记载:毡,毛也,揉毛或毡。北魏(386—534)时期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称:“凡作毡不须厚大,唯紧薄均调乃佳。”可见当时毡的制造已较为常见。


进入唐代,毡的使用更加普遍,原州(今宁夏固县)、灵州(今宁夏灵武县)、宁州(今甘肃宁县)、丰州(今内蒙五原县)的鞍毡均闻名西北。据《新唐书》记载,吐蕃国(位于今青藏高原)也以红毡、霞毡著称,并进贡长安。目前毡的主要产地集中在四川、甘肃、青海、内蒙、宁夏等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根据用途可分为多个品种,其中包括炕毡、坐垫毡、祈祷毡、内围毡(围于蒙古包等内壁)、外围毡(围于外壁)、彩色毡(以彩色羊毛擀制而成)、绣活(饰以刺绣)、剪刻毡(按毡上彩色图案轮廓剪成立体状)、火炉毡(置于火炉旁)等。毡还可用于缝制挎包、褡裢、杂物袋等,是西北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


东乡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面,临夏回族自治州东面,平均海拔2400米,属高寒地带,毛毡为高寒地所必需之物,且东乡族群众擅长养羊,毛毡的使用极为普遍,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稀罕物”。早在元代至元年间,东乡境内已出现了擀毡工艺,它是由东乡族先民撒尔塔人从中亚传入的。历史上这一技艺在整个自治县境内均有流传,而以龙泉、董岭等乡最为突出。


擀毡技艺作为东乡族的传统技艺,带有浓厚的民族基因,它是东乡民族发展历史长河中留下的文化烙印,是东乡民族繁衍生息、自强自立的精神象征。在有女儿的东乡族人眼里,家里再怎么贫困,嫁妆里的一条毡是必不可少的;人去世之后,也需要一张干净的毛毡来遮体;炕上铺满洁白厚实的擀毡是家庭富足的象征;毡子除了炕上用品外,还可用毡制成毡衣、毡帽、毡鞋、毡鞍鞯等形式,具有良好的防潮保暖效果。因此,擀毡在东乡族中十分盛行,男人们几乎人人精于此道,不少东乡族毡匠还远赴肃北,甚至青海、新疆等地以擀毡为业。


可见,擀毡在东乡族生产生活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擀毡的工具主要有3件,即所谓的“毡匠3件宝,弹弓、竹帘、沙柳条”。还有杆秤、木槌、绳子、小扫帚等。制毡工序比较复杂,分为采毛、分毛、去脂、弹毛、擀毡、洗毡、揉边等。最费工夫的一项工序就是弹毛,有点像弹棉花,要把结块的羊毛弹得蓬松,然后将弹好的羊毛均匀地铺到一个长方形的竹帘上面,这就有毛毡的雏形了,再用小扫帚沾满清水,撒在羊毛上。


经过竹帘的卷压,羊毛才能形成羊毛毡块,后将羊毛毡块卷成圆筒状,放在一块木板中央,用麻绳的一端系在羊毛圆筒的中间,另一端则用手牵住麻绳,随着单只手快速来回拉扯麻绳的幅度,脚掌顺势反复搓揉脚底下的羊毛毡块,直至揉成满意的效果。最后一道工序揉弄毡边最为讲究,因为参差不齐的毡边不能用剪刀裁齐,只能靠手工揉弄,没有丰富经验和高超手艺的人,是做不出来的。


东乡族的擀毡种类较多,按质地分,有春毛毡、沙毛毡(山羊毛)、绵毡(绵羊毛)等;按大小分,有四六毡(即宽4尺,长6尺)、五七毡、单人毡、拜毡等;按颜色分,有纯白毡、花色瓦青毡、白里簇红毡等;按用途分,还可以分为毡帽、毡鞋、毡垫等。东乡族的毛毡和它的擀毡技艺闻名遐迩,尤其是制成的毡以柔软、舒适、均称、洁净、厚实、美观大方、经久耐用而闻名。目前,东乡县已在龙泉乡建有两处擀毡传承基地,使擀毡技艺受到较好的保护与传承。

上一篇:受沙尘影响,西北及华北大部将出现短时重度或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