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交媒体的西北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探讨

2020/06/29
Web2.0时代的到来促使了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使得社交媒体在不同领域和行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高校图书馆也紧紧抓住这一发展机遇,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转变服务方式,深入社会化服务实践,不断引进高科技的自动化管理系统,积极推动图书馆事业走向新的高峰。 一、社交媒体在图书馆中的发展与应用 (一)社交媒体的发展 社交媒体,即Social Media,也有学者将其称为社会化媒体或社会性媒体,是指人们能够撰写、分享、评价、讨论以及互相沟通的网站和技术,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与平台。[1]社交媒体是依赖于Web2.0的发展而产生与发展的。随着Web2.0的迅猛发展,社交媒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现阶段最常见的微博、博客、论坛等都是社交媒体的主要途径。[2]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社交媒体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社交媒体在图书馆中的发展与应用 国外一些国家的图书馆对社交媒体的应用比较早,也比较广泛,其中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在社交媒体的应用上比较成熟,值得学习和借鉴。该馆是世界上最早制定《社交媒体政策》(Social Media Policy)的国家图书馆,这一政策的制定在很大程度上对图书馆工作人员使用社交媒体的活动和行为起到了规范作用,同时对图书馆的声誉和利益也起到了保护作用。[3]从每年的全球社交媒体研究报告中可以看出,在线用户花费在社交媒体上的时间一年比一年多,而且没有放缓的趋势,由此可以看出,西方发达国家高校比我国更早重视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工作,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工作也开展得比较成功。目前,国外已有许多高校图书馆将本馆馆藏向市民全面开放,与公共图书馆没有明显的区别。早在17世纪,德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诺德就提出,图书馆应该向全社会开放,而不是只为特定的社会阶层服务。德国的高校图书馆除完成为本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任务之外,还为其所在地区的公众开放,同时承担了市、州公共图书馆的职责。美国所有的公立大学图书馆全部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一些私立大学的图书馆也向公众开放。美国的图书馆事业基本走在世界前列,在政策法制方面也比较完善,这也是美国高校图书馆能够成功开展社会化服务强有力的保障。英国的大学图书馆向公民开放阅览,据不完全统计,英国大学图书馆里有5%的读者是市民。日本文部省也曾在1955年提出了大学图书馆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报告,如东京工业大学图书馆、名古屋大学图书馆等都实行对全社会开放策略。韩国有80%的大学图书馆对当地居民是完全开放的。[4] 我国高校图书馆在社会化服务方面相对滞后,基本在上世纪80年代才有部分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而且开放的程度不是很大。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涌现,我国使用社交媒体的人数大幅度上涨,但大量应用社交媒体的图书馆仍然有限,制定社交媒体政策的图书馆更是寥寥无几。中国图书馆学会在2008年的年会上正式发布了《图书馆服务宣言》,宣言中明确提出了 “现代图书馆秉承对全社会开放的理念”。2009年11月,在广州大学召开的“全国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学术研讨会,使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应用社交媒体对图书馆品牌经营的重要性,不断加大社交媒体在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中的应用,其中微博和博客等媒体被图书馆应用的较多。但是,由于我国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方面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高校图书馆资源对社会公众的开放程度和利用率。随着我国国民素质与文化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民众也强烈希望和要求能享受高校图书馆资源。我国高校图书馆如厦门大学图书馆、上海的几所著名高校图书馆等,在社会化服务方面做得比较好,为其他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做出了榜样。目前在西北地区有多所高校图书馆已具备对社会开放的条件,个别高校,如西藏民族学院图书馆在社会化服务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二、新媒体环境下西北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现状 (一)西北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的意义 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5]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阅读习惯也正在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应用的普及而改变,新兴的社交媒体,如微博、微信、社交网站等已然成为公众获取图书馆资源的有效途径。新的信息环境中,社会对高校图书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已然成为大势所趋。我国在2018年新实施的《图书馆法》中就明确指出,“支持学校图书馆、科研机构图书馆以及其他类型图书馆向社会公共开放”;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中也明文指出,有条

上一篇:延安时期新闻出版事业图片展走进西北政法大学
下一篇:翻开尘封的记忆 ——抗美援朝运动中的西北工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