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尘封的记忆 ——抗美援朝运动中的西北工业

2020/06/29
当前学术界在宏观领域对抗美援朝运动和建国初期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成果颇丰,但对抗美援朝运动中个体案例研究较少。本文以原西北工业部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简称:西北高工)为个案,考察其在抗美援朝运动中的各种支援活动和教育教学等情况,探析了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状况 走进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档案室库房,翻开尘封着历史车轮辙痕轨迹的抗美援朝专卷,一张张发黄、泛脆的纸张,使这段珍贵历史印记在这里还原,我们仿佛听到了当年战争中的隆隆炮火声,看到了硝烟弥漫的战场和慷慨激昂支援抗美援朝运动的民众……全国上下抗美援朝运动如火如荼,然而国家正确的方针和政策给职业技术学校一个良好发展环境,使我国职业教育依然稳步开展。职业技术学校培养的这些人才后来成为国家各项生产事业重要的劳动力和技术力量,也成为建国初期经济恢复和发展生产的骨干力量,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战火与困境中诞生的西北工业部高级工业学校 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基本胜利,但饱受长期战争摧残的国家千疮百孔,百废待兴,为了快速恢复国民经济和发展生产,党中央决定改造、创办一批职业技术学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输送和培养管理干部和技术人才。为了培养工业建设人才,以适应西北经济建设需要,原西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奉中央重工业部指示,于195挛麽较夭碳移麓窗臁拔鞅惫ひ挡扛呒豆ひ抵耙笛!保虺啤拔鞅备吖ぁ保挛鞴ひ抵耙导际跹г呵吧恚ひ挡坎砍ね醮锍杉嫒涡3ぁ4耸保拦蜃拧傲瞎钡幕献樱渥案缮娉誓谡剑晕夜野踩斐裳现赝病N撕次佬律ǖ陌踩?95,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序幕。当时由于形势所迫,西北高工筹建时间非常仓促,各方面条件不成熟,但为了提早培养一批工业建设人才,担负国家经济建设重任,遂于195,利用陕西宝鸡蔡家坡原雍兴高职校址正式开学上课。 二、西北高工在抗美援朝运动中的支援过程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由于敌我双方力量异常悬殊,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在全国进行实施宣传的指示》,“为了使全体人民正确地认识当前形势,确立胜利信心,消除恐美心理,各地应立即展开关于时事的宣传运功……”,国内迅速展开了一场抗美援朝运动。 为支援中国人民抗美援朝志愿军,刚刚筹建的西北高工全体师生员工展开了一系列轰轰烈烈的支援活动。 1.积极组织学习抗美援朝时事 西北高工创立之初,抗美援朝战争已爆发。为积极响应党中央“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统一思想,学校开展了有组织、有计划、有重心的时事政治学习和宣传,使学生在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之余,了解当时国内外形势,特别是对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我国出兵朝鲜、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等时事,让学生认识到美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政策是一贯的,其侵略朝鲜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朝鲜本身,而是为侵略中国做准备,已经威胁到新中国的安全,“倾巢之下安有完卵”,要保家就得卫国。通过这些时事的宣传,以及对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的最终目的分析,使学生对抗美援朝有了明确的认识,在思想上普遍形成了对美帝国主义的仇视、蔑视。同时,学校派学生下农村进行宣传,使学生自发地有了积极抗美援朝的意识。 2.“节衣缩食”支援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一年,在各方面都很落后,面对世界头号强国,要打赢这场战争,不但要求全国人民同仇敌忾,也需要全国人民在物资上倾力支援、捐助。 西北高工在组织、宣传抗美援朝时事后,师生员工普遍增强了积极的抗美援朝的意识,进而自发、志愿进行捐助。开始阶段,政治班学员李锡权首先志愿每个月捐献五个单位工资;接着张迎喜也志愿捐献五个单位工资;随后,政治班的许多学员有的志愿每天节省二两米,有的节省零用以及家中的菜金,也有的表示戒吸纸烟;第五班学生志愿把伙食节余及吃肉的钱节省下来,全部按月捐献;学校全体教职员工也积极参加捐助。在这次支援抗美援朝运动中,全校300名师生员工共计捐出现金元(旧币)。此外还捐助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慰问袋两件和慰问信十六件。 3.申请参军、参加军事干校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西北高工师生员工积极响应号召,有的请求参军,到朝鲜前线去,有的申请参加军事干校,300名师生员工中先后共计一百二十余人志愿申请参加。然而,创建西北高工的目的是为国家工业建设培养管理干部和技术人才,建设祖国与保卫祖国同等重要,也密切相关。为此,西北高工通过开座谈会、报告会等形式引导学生将爱国热情转向学习方面。同时,将部分同学志愿且坚决要求参军、参加军事干校的情况请示工业部。 4.积极组织时事宣传、募捐活动 1951年元旦及除夕,西北高工组织全体师生员工,组成汇演慰劳、访问、漫画、秧歌等组,携带小型宣传品及标语在渭河以南距学校十五里之遥的高殿及

上一篇:基于社交媒体的西北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探讨
下一篇:制度保障破解数据孤岛 ——专访西北民族大学信

Top